浮墨轩
临时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> 第494章 食用油危机,危中有机

第494章 食用油危机,危中有机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
“外资的进入会带来激烈的竞争,国内食用油企业要小心了。等他们的布局完成之后,会利用价格优势发起价格战,到时候能活下来多少国内企业还不好说。”

外资的进入不是来做慈善,他们是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来的。

所以像什么利用低价策略打垮对手,占领了市场之后再大幅涨价的把戏,今后会层出不穷。

方唯明白蔡桐在担心什么,但目前他的能力有限,左右不了食用油市场的变化。

公司下属有榨油厂,但规模不大,对整个食用油市场来说根本微不足道。而且公司种植的油料作物数量也很少,种子有一些,同样不是主流。

“支书,我有个想法,咱们是不是可以加大油料作物的种子供应数量?”

蔡桐觉得这件事是危机也是机会,正好公司可以增加油料作物的种子产量。当然,现有的种子除了新一代大豆之外,其他的油料作物品种都需要升级换代。

当然,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,要想落实还得经过管理层的讨论。

“我这边可以尝试培育更高产的油料作物,但这需要时间。还有就是,油料作物的生产成本由多重因素构成,咱们没那么多的地,所以你也别太乐观。”

想要在食用油这方面抵抗住外来的压力,仅仅是拥有好的油料作物种子是不够的。

包括种植面积、生产成本、产量等等因素,都需要全面考虑。

方唯觉得倒是可以加大对榨油厂的投入,另外也可以想办法增加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。不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,有行动总比没有行动要强。

结束通话之后,他就去了研究所,和研究所以及作物所外派人员的负责人,探讨了这个问题。

“方支书,咱们这边适合发展油菜种植,所以可以先尝试培育更高产、品质更佳的油菜品种。现有的油菜品种,出油率不理想,产量也不理想。”

方唯和他们开了一个座谈会,有技术人员建议重点培育新一代的油菜。

当地有种植越冬油菜的传统,可以和水稻生产时间岔开,能节省大量的土地。

“也行,那就重点研究新一代的油菜,这个项目可以马上启动,正好新一代大豆项目也要接近完成了。”

方唯和大家商量之后,确定立项研发新一代的油菜。

等新一代油菜研发成功之后,还可以在水稻种植基地大面积种植,继而为榨油厂提供充足的原材料。

榨油厂现在主要就是生产菜籽油,加上一部分茶油,规模并不大。

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
临近中午,方唯离开了研究所回家吃饭。

下午他刚到办公室,瑶岭合作社的两名理事就找上门来。

“方支书,现在咱们的幼儿园人满为患,这学期开学,就有不少孩子没能进入幼儿园,大家的意见很大。”

小学中学划归了县教育局管辖,但幼儿教育却明显滞后。

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,就是县里的资金无法支撑,没办法惠及到这一块。县里首先要保证的是县城的幼儿园,至于农村就管不了了。

瑶岭乡的幼儿园还是之前合作社时期建设的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了。

“社里还能拿出多少资金?这个问题要解决也很简单,那就是投资新建一所幼儿园,扩大招生规模。”

现在整体的盘子大了,方唯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。

比如像幼儿园的情况他就不了解,主要是他没有巡视到这一块,直到今天才有人向他汇报此事。

“社里的资金比较紧张,绝大部分的资金都用于社员们的分红,要是扣多了怕大家有意见。新建幼儿园这事儿,公司能不能赞助一部分?”

理事显得很为难,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合作社的资金也很紧张,毕竟分配权不在社里。

他随后提出来一个建议,希望瑶岭农业能伸出援助之手。

“这个好办,我回头和公司商量一下再给你们答复。”

方唯点点头,打算让公司出一部分资金。

两个理事随后又去找了乡里,赵勇当场拍板,答应政府也出一部分资金。

这样一来,合作社出一部分资金、乡里出一部分资金,瑶岭农业再提供一些援助,瑶岭乡第二座幼儿园的建设就有了资金保障。

方唯随后为了此事给蔡桐打了电话。

“支书,这笔钱公司应该出。咱们重要生产单位都在瑶岭乡,大部分重要岗位的员工也来自瑶岭乡。我打算赞助2000万元用于修建幼儿园,你看行吗?”

蔡桐很会算账,他考虑问题从来不会只算经济账,有时候看着是花了钱出去,但实际上得到的隐形利益还超过这部份捐款。

“行,你开个会,拿出来一个章程,我这边马上签字。”

方唯也不啰嗦,当即定了调子。

随后,瑶岭农业捐助的2000万元资金很快到位,合作社和县里的资金也随之到位,第二幼儿园便开工建设。

这件事关系到千家万户,消息传出来顿时引起了大家的热议。

方唯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又给小学和中学捐了一笔钱,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,以及补贴学生的午餐。

也就是说,从小学到初中,瑶岭乡所有学生的午餐都由瑶岭农业买单。

减免学费早就实现了,整个乡里不存在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孩子。除了乡里动员适龄儿童都要上学之外,公司也出台了政策,凡是不让适龄孩子上学的家庭,招工不予录用。

在重视教育这方面,瑶岭乡是有传统的。

方家兄弟的四个孩子都是大学生,大家羡慕之余也改变了读书无用的观念。

傍晚。

方唯和盘莲花以及阿姐一起去了大哥家里。

今天,田桂花去买了不少菜,喊方唯一家过来吃晚饭。

自从方平两口子回来之后,两兄弟就像以前走动的比较频繁,也经常在一起吃饭。

“大嫂,阿姐,做了什么好吃的?”

方唯下班后,就直接去了大哥家。

此时,田桂花和阿姐正在厨房里忙活着,他走进去和两人打了个招呼。

“晚上吃鸭子,另外还有你爱吃的腊肉和笋干。你先去坐着喝杯茶,饭菜马上就好。”

田桂花把三弟赶了出去,方唯便来到堂屋和大哥喝茶聊天。

稍后,盘莲花也下班回来了。

二十分钟后,大家围坐在桌子前,开始吃饭。

方平还和以前一样,晚饭必定会喝几杯。他每天也不多喝,最多三杯酒,但不喝不行。

“三弟,我明天要去陈州看看,大概大后天能回来。”

家里人一起吃饭就显得很随意,方平忽然说起了自己的工作安排。

他的时间很自由,去哪里巡视也是自己说了算。要是换一个人肯定会摸鱼,但方平却很认真,早已做好了季度工作安排。

“去看看挺好,你去了那边和他们聊一聊种植油菜的事情,榨油厂的原材料供应可全靠他们了。”

方唯本来还打算最近去一趟陈州的,但既然大哥去了,他可以稍后再说。

两人从这件事聊到了最近的食用油市场,以前大大小小的食用油生产企业,目前正在快速的减少。

其中有不少是被外资给收购了,还有一部分被国内的食用油企业所收购。

当下正处于大洗牌的阶段,食用油的价格不涨反跌,好多厂家都喊着亏损严重。

翌日。

方平带着司机开车去了陈州水稻种植基地,方唯则去县城和圩上转了转,发现食用油的供应没有受到影响,市面上各种牌子的食用油简直多如牛毛。

价格的确是降了,和去年同期相比,价格起码下跌了15%。

回到办公室,他给张楚打了电话。张楚在电话里叫苦不迭,说今年食用油的价格下跌,但原材料的价格反而略有上涨,估计榨油厂的利润会大幅下降。

方唯知道,大洗牌已经开始了。

在未来恐怕很难再看到这么多牌子的食用油,街边小店销售的散装食用油,很快就会退出市场。

不光是散装食用油,包括散装酱油、散装醋等等,都会销声匿迹。

“榨油厂只是利润减少,又不会亏损,你有什么好叫唤的?等我帮你们解决了原材料的供应问题,你就不用再担心市场的波动。”

现如今,榨油厂的大部分原材料都需要外购,要不然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。

外购原材料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,好在这个局面很快就会得到扭转。

第二天。

罗志敏来到瑶岭乡考察,特意和方唯一起吃了午饭。

“方支书,听说你们要建立自己的油菜种植基地,那县里其他乡镇种植的油菜怎么办?全都外销?”

罗志敏的消息很灵通,瑶岭农业这边刚有了一点动作,他就意识到要出问题。

县里各乡镇产出的大部分油菜,前几年都是卖给食品公司下属的榨油厂,现在瑶岭农业要搞自己的油菜种植基地,各乡镇的油菜销路就成了问题。

不是说没人敢来收购,而是价格会被人为的压低。

种植户可没有点对点的销售渠道,还不是任由中间商盘剥?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