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墨轩
临时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> 第463章 惺惺相惜,布局

第463章 惺惺相惜,布局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
匆匆数日。

罗志敏一直顶着压力,不愿意继续找瑶岭农业下属单位的麻烦。

黄克礼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,毕竟他没有能力直接拿掉罗志敏,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感受到了来自省里的压力。

在有心人的推动下,罗志敏向上级反映的问题,引起省里的重视。

接下来大家都是一脑门的官司,黄克礼不得不向省里做了好几次的检讨,湘陵市开会遵从了多数人的意见,取销了针对瑶岭农业下属各单位的处罚。

不过大家都没有提承包的事情,也算是给黄克礼留了点面子。

方唯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“这人不简单”,捅了这么大的篓子,某人硬是涉险过关,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处罚。

过了几天,他寄到京城的材料也有了回应。上面明确表示乡镇企业是否进行承包,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。

同时对阻碍乡镇企业正常发展的行为,予以了严厉的批评。

黄克礼在被了个处分之后,暂时消停了下来。

方唯也暂时按下了企业搬迁的想法,毕竟像竹器厂、辣椒酱厂等企业因为距离原材料近,无形中可以节省很多成本。

“支书,我觉得应该把食品公司也迁到省城去,把生产工厂留在县里。这样一来就和竹器厂一个性质,免得总被人拿捏。”

不过,张楚却主动找上门来,建议把食品公司迁往省城。

他的这个建议就是受到家具公司和瑶岭农业的启发,把公司注册地和生产地分开,尽量让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。

正如黄克礼这次找麻烦,就没有办法针对瑶岭农业,而只能针对其下属的各单位。

这么做的坏处是增大了一些经营成本,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
“倒也是一个办法,这样,回头我和大家商量一下,然后再做决定。”

方唯点点头,表示会认真考虑一下的。

等张楚走了之后,他便给王松林、田炳义等人打了电话,让他们都考虑考虑将食品公司搬迁至省城的事情。

瑶岭合作社这边他也通知了几个理事,另外也和蔡桐等人通了气。

晚上。

他回家吃晚饭的时候,盘莲花就问起了这件事。

“三哥,你之前不是想把竹器厂搬迁到外地去吗?为什么又改变主意,想着把食品公司搬到省城去呢?”

“竹器厂靠近原材料的供应地,没有特殊情况还是先不动。食品公司下属的各个工厂不动,只把食品公司本部搬到省城,理由和当初在省城成立家具公司一样。”

方唯笑着解释了一番,他对县里并没有意见,只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进一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。

盘莲花听懂了,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。

之前她得知男人有搬迁竹器厂的意思,还暗暗的发愁好几天。厂子要是搬去了外地,她是肯定不会去的,可心里还是会有遗憾。

“老三,马上又到了农闲时节,我想去观里住一段时间,等过了新年元旦再回来。”

等方唯两口子说完了公司的事情,孙道人忽然开了口。

“没问题,你这两天收拾一下,后天一早我开车送你上山。”

方唯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,并定好了出发的时间。

结果到了第二天这件事就有了变化,老道暂时走不了了。因为方唯接到了吴天明的通知,说这两天楚凡会到新林县拜访孙道人。

楚凡不仅是羊城中医药大学的领导,同时还是一位名医。

孙道人听说了这件事之后,便暂时打消了返回三清观的念头,留下来等待楚凡的到来。

两天后,楚凡带着两名助手来到了新林县。

方唯在瑶寨接待了对方,因为人家这次来不光是为了见一见孙道人,同时也想在这边玩一玩。

县里没什么高档餐厅,反而是当地极具特色的美食更能打动人。王松林安排了两个手艺最好的阿姐下厨,一道道美味佳肴,令楚凡等人赞不绝口。

“孙老,你的气色看起来不错,对养生应该很有研究吧?”

坐在一起的就六个人,三位客人加上方唯、孙道人和王松林。大家相互之间慢慢熟悉了,楚凡便打开了话匣子。

“算是有一点研究吧,不过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我这两年也大不如从前了。”

孙道人笑了笑,开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。

不过在饭桌上也没有深聊,吃饱喝足之后,王松林便带着客人参观了瑶寨。

有上百年历史的寨子,虽然经过了翻修,但依然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。加上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,楚凡的兴致倒是很高。

唯一有点不好的地方,就是寨里的游客太多,显得有点吵闹。

“楚校长,晚上寨里还有活动,有对歌、腰鼓舞、火把舞等等。我希望你们能在山上住一晚,好好领略一下山寨的风土人情。”

王松林很热情的邀请客人在寨里住宿,到时候既可以欣赏歌舞还可以继续品尝特色美食。

楚凡的心里一动,但客随主便,他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看向了方唯。

“楚校长,那就住一晚。我在寨里有住处,你们的住宿问题松林会安排好的。”

方唯发现客人对寨子有很大的兴趣,便笑着说了一句。

楚凡点点头,决定在山上住一晚。

参观完瑶寨,楚凡等人跟着方唯来到了家里。

方唯去烧了一壶茶,回来的时候,楚凡已经开始和孙道人探讨医术。两人越聊越投机,方唯干脆插不上话,只能坐在一边静静的听着。

说实话,楚凡在来之前对于孙道人的医术是将信将疑的。他可不相信什么“高手在民间”的说法,建国都这么多年了,有本事的人大都进了体制内。

当然,出于对吴天明和方唯的信任,他还是决定来一趟。

可当他见到了孙道人,便知道自己是来对了。对方的医术有完整的传承,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,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名医。

楚凡对孙道人肃然起敬,直到王松林来赶大家一起去小广场,他才意犹未尽的站了起来。

晚餐很丰盛,一边看表演一边吃饭喝酒,的确是人生的一大快事。

翌日。

楚凡放弃了游玩的打算,跟着孙道人去了对方的诊所。

诊所的其他几位大夫得知了楚凡的身份之后,一个个都变得很紧张。能在国内最好的几所中医药大学担任校长的主儿,那绝对是他们的偶像。

同时,他们对孙道人的评价又高了几分。毕竟像楚校长的这样的人,对孙道人都十分尊敬,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道长的实力。

“孙老,方鸿斌是您的关门弟子,不知他学到了您的几分本事?”

“老道我这一身本事已经倾囊相授,斌斌的悟性很高,现在已经掌握了七八分。假以时日,他必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”

中午。

楚凡等人在方唯家里吃的饭,饭后,他和孙道人聊起了斌斌。

孙道人说起斌斌的时候,两眼都在放光,可见他对于自己的关门弟子有多喜爱。

楚凡的心里有了数,吃过饭便提出来告辞。他平时的工作很忙,难得抽出来两天的时间休息一下,顺便见识了真正的“民间高手”。

这一趟不虚此行。

“方支书,多谢你的款待!有孙老这么是一位师父,斌斌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孩子。你回头帮我带句话,我很欢迎他到我们学校来读研。”

临走的时候,楚凡向方唯的儿子伸出了橄榄枝。

方唯笑着表示了感谢,他会把这句话带给斌斌,到时候就看他自己怎么选择吧。

送走了楚凡一行人,隔了一天,他才把孙道人送去了三清观。

这一年,新林县遭受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严重的洪灾,损失惨重。相应的,瑶岭农业也也有很大的损失,经济损失起码在一个亿以上。

不过秋收给大家带来了惊喜,稻种的价格居高不下,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部分的损失。

至于两个水稻生产基地,则连续获得了大丰收,基本上没有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。别看50万亩的水稻种植只有不到4亿元的产值,但社会效益不可估量。

黄克礼敢给瑶岭农业的下属企业穿小鞋,却丝毫不敢打瑶岭农业的主意。

瑶岭农业集团公司如今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先进生产单位,拥有很多荣誉,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。

方唯的目标是建立100万亩的水稻生产基地,不光是在育种上独树一帜,在水稻生产上也要独树一帜。

上午。

他处理了几件公务之后,便驾车来到了瑶寨。

瑶寨今年的秋收时间稍晚,主要是头一次大面积培育【农优精品016】稻种,各方面都保守一些。

“三哥,这一季寨里取得了大丰收,而最大的收获是验证了【农优精品016】稻种的高可靠性。我们走访了试种这种的稻种农户,大家对这款稻种都很满意。”

前两天王松林也没机会向方唯汇报工作,今天便事无巨细都说了一遍。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