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墨轩
临时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> 第469章 烧钱游戏,卡指标

第469章 烧钱游戏,卡指标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
“影响还不小啊,看来清河县辣椒酱厂的实力不容小觑。”

方唯接到了食品公司上报的报表,瑶岭辣椒酱的销量有了明显的下降,这当然和对手的发力有关。

另外也有季节性的原因。

他随即让人把清河县辣椒酱成厂的产品拿过来,这些样品同样是食品公司搜集的。

对方的产品品种不算多,目前只有四种,他挨个品尝了一下。

让他来评价的话,只能说对方的产品品质尚可,没有明显的槽点也没有明显的亮点,味道和市面上的大路货没什么区别。

原材料搀杂了瑶岭辣椒,还有部分应该是普通的便宜辣椒。

成本是节省了,但方方面面都显得很平庸。

方唯不清楚对方是怎么考虑的,但有一点他能确定,那就是当广告效应递减之后,对方的产品销量一定会有一个快速的下跌。

问题是,清河县辣椒酱厂能一直这么烧钱吗?

想到这里,他抓起电话给张楚打了过去。

“老张,我看清河县辣椒酱厂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,没什么可怕的。对方的产品品质远远不如瑶岭辣椒酱,现在刚上市销量冲的猛,完全依赖于广告的效应。

可问题是他们有多少钱投入到广告中?我认为是不可能持久的。所以,咱们的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,适当的增加一些广告即可,不必和对方拼着烧钱。”

方唯和张楚说了一下自己的思路,张楚不禁连连称是。

目前瑶岭辣椒酱采取守势是明智的,不必急于和对手血拼。辣椒酱厂的产品上市销售了这么多年,还有一部分外销订单,早已拥有了一批死忠粉。

只要能守住现在的市场成果就是胜利。

两人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,然后结束了通话。

匆匆数日。

各单位开始插秧,一年之计在于春,春播工作顺利的完成。

方唯这些天去了阳山水稻种植基地、陈州水稻种植基地,回来后还专门抽时间在向阳镇查看了辣椒种植基地的生产情况。

各种辣椒已经开始出苗,五月过后就能有所收获。

看样子辣椒酱厂的原材料供应是没有问题了,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。

春种夏收,接下来只要加强田间管理,静等着夏天的到来就好。

傍晚。

方唯回到家,一家人正等着他吃晚饭。

“莲花,你们先吃就是了,不用等我的。”

他今儿在向阳镇耽误了一些时间,所以回来的稍晚一些。

盘莲花和阿姐、孙道人都在等他,一般情况下等所有人都回来了才会开饭。

“也没等多久,我马上去炒菜。”

阿姐起身去了厨房,不大的功夫,四菜一汤就端上了桌。

方唯还是喜欢在家里吃饭,在外面吃饭的次数比较少,毕竟他已经习惯了阿姐和婆娘做的菜的口味。

“三哥,最近厂里面临原材料的紧缺,今年木材价格上涨的很厉害,而且供应还不稳定。林业大队每年就那么些砍伐指标,还得去更多的地方采购才行。”

吃饭的时候,盘莲花忽然说起了厂里的事情。

她平时在家很少说工作上的事情,看来这段时间的工作压力的确不小。

“是应该再拓宽一下采购的渠道,另外,明天你和我一起去一趟林业局,希望能多争取一部分砍伐指标。”

这个情况的出现并没有让方唯看到惊讶,这才哪到哪儿,今后的环保政策会越来越严格,很快家具厂都会采用压缩板、胶合板等材料,实木家具的市场会进一步萎缩。

不过家具公司一直都是以实木家具和竹器为主,暂时还没有改变的打算。

林业大队这些年的工作成绩很突出,山上有大片的林木,但砍伐却要受到砍伐指标的制约。县林业局在这方面一直都卡的比较死,方唯打算和他们谈一谈。

“好的,公司的采购员已经去了大兴安那边,多少能有点收获吧。”

盘莲花点点头,公司和厂里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,采购员去了木材主产品,打算驻扎在那边发货。

其实呢,现在的情况还算好的,等到再过几年,全国主要的木材产区都会陆续下达禁止砍伐的命令,到了那时就只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了。

人工种植的林木不受禁令的限制,但砍伐的时候也必须要办理手续。

第二天。

方唯和盘莲花去林业局,见到了林业局的陈局长。

说了自己的诉求的之后,陈局长显得很为难,然后小声说道:“本来这事儿不算啥,但地区林业局把要求冻结你们的新增砍伐指标,我不好处理。”

“他们凭什么冻结我们的新增指标?”

盘莲花一听就怒了,陈局长显得有些理亏,哼哼唧唧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。

方唯拍了拍婆娘的胳膊,示意她稍安勿躁。

“陈局长,我能理解你的苦衷,但理解归理解,我们该投诉的还是要投诉。”

两人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,陈局长有些无奈。

两头他都得罪不起,搞来搞去,搞不好自己里外不是人。

“三哥,这是不是那个姓黄的给咱们穿小鞋?”

盘莲花也不笨,随即就想到了黄克礼。

“那还用说吗,不是他还有谁?不过咱们还没办法把矛头指向对方,只能就事论事,回头我让他们去一趟地区林业局。”

方唯心知肚明,这件事的背后一定有黄克礼的影子。那人的报复心很重,虽然之前受了一点教训,但估计对方还是不甘心。

他打算派人去地区林业局继续办这个事情,要是办不了再去找省里。

总之,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,闹到哪里都不怕。

“对对对,我们就一级一级的反映问题,我就不信讨不回一个公道。”

盘莲花支持男人的做法,随后两人就去找了罗志敏。

罗志敏听完也很气愤,他当即打电话把陈局长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
“你就说给方支书他们新增一些指标违不违反政策吧,要是不违反,你马上给人家批了。你要搞清楚,你是我新林县的人,不是地区林业局的人。”

罗志敏当场发飙,陈局长敢在方唯的面前推脱,但在罗志敏的面前可不敢玩那一套。

于是陈局长咬了咬牙,给林业大队新增了20%的砍伐指标。

这点增量聊胜于无,按照方唯的意思,起码要增加50%才行。林业大队所属的山林到处都郁郁葱葱,成熟的林木比比皆是,砍伐了还能继续种。

“方支书,我这可是担着压力给你批的,你能不能消停点?”

陈局长是真怕了,生怕方唯还会不依不饶。

“谢谢你,陈局长。不过,地区林业局直接插手县里的事情,我还是要找他们讨个说法。不过你放心,这件事不会把你牵连进去的。”

方唯怎么可能善罢甘休,走到楼下,他和陈局长握了握手,便和盘莲花上车离去。

“三哥,回家吃饭吗?”

“算了,找个地方给阿姐打电话说一声,咱们就在县里吃吧。”

两人随后去那个酒家吃了饭,然后才返回了村里。

中午休息了一会,方唯给蔡桐打了电话,让他派人去地区林业局谈一谈砍伐指标的事情。

对方要是不承认给家具公司设置了障碍,那刚好,他回头就去找陈局长,继续申请增加砍伐指标。要是对方为难人,那就去省里投诉。

安排好一切,方唯便不再关心此事,继续盯着第二代高产大豆的研究工作。

他随后几天就呆在了瑶寨,和育种小组一起工作。不过第二代高产大豆的培育工作进行的不是很顺利,有变异株的出现,但都不是他想要的。

“大家多一些耐心,继续进行培育。一旦出现较满意的植株,务必第一时间通知我,明白吗?”

“明白!”

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耐心,还需要运气。

所以方唯也不当回事,给育种小组的成员交代了一句,便下山去了。

培育第二代高产大豆这事儿并不急迫,算是一种技术储备。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培育出来优质的种子,但其实对大豆的问题帮助不大。

国内的大豆供应会日趋紧张,关键是土地不够用。

有限的土地要优先保证主粮的种植,只有主粮能基本上满足国内的消费,才能谈到粮食安全的问题。

当然,大豆品种要是一直能更新换代,大幅提高产量,对于大豆的供应还是会有好处的。

方唯驾车下了盘山公路,直接去了孙道人的诊所。

这会诊所的病人很多,排起了长队。

孙道人和诊所的大夫都在忙碌,方唯也没有打扰他们的工作,转了一圈就准备离开。

“方支书,你找孙老吗?”

这时,赵宝成刚从洗手间出来,看到了方唯便上前打了声招呼。

赵宝成以前是队里的赤脚医生,后来医务所解散,他就到了诊所帮忙。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,对方虽然算不上啥名医,但普通的小病还是手拿把掐的。

“不用打扰他了,我就过来看看,你们忙。”

方唯笑着摆了摆手,然后就上车离去。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